
體育播報11月14日宣 在個人微博,前國腳李瑋鋒轉發了黃健翔關于青訓看法的微博。
談及青訓,黃健翔在個人微博寫道:最近看到圍繞國內青訓,有一些爭論。我覺得這是好事,說明大家關心。爭論中的一些話題,確實比較復雜,另外,哪怕是常識和邏輯問題,想要說服一些先入為主立場預設的人,也很難,只有交給時間了。
但是也有一些事,本來不應該是問題的,居然也被拿來批評了,我覺得有必要表明一下自己的觀點,各位可以不同意,但是這就是我的想法。因為我注意到,有人最近批判退役職業球員特別是退役國腳們成規模投入各地青訓一線,親自下場帶孩子踢球的現象。
我想問:不讓踢過專業隊的人帶孩子,給小朋友做正確的技術動作示范和講解,難道要我這樣的解說員去嗎?若干年前,我們是大力批判退役球員遠離足球投身商海,不肯屈尊下基層帶孩子,導致我們的少兒足球起步階段基礎不扎實,還曾舉例,日本足球職業化早期的上世紀九十年代,曾邀請了多名退役中國國腳去日本帶青少年,抓技術打基礎,其中包括但不限于遲尚斌,沈祥福,趙達裕,段舉,楊朝暉……因為日本足球界當時的共識是中國球員的技術比他們好。
也因此,稻本潤一那一批隊員,在國際比賽贏了我們之后,集體在場邊教練席前給曾經帶過他們的中國教練鞠躬。這個舉例是想說明國腳們下基層帶孩子,基礎扎實,有助于人才培養。可是如今,怎么大批退役球員在一線帶孩子,就成了批判對象了呢?難道我們也要去請大量的日本退役球員來我們這里?那不是加重了孩子們學球的經濟成本了嘛?
再說日本國內青訓需求很大,人家沒有必要向外輸出啊。無論哪個國家,想要發展普及足球,首先肯定是要依靠本國的足球人才資源,而不是引進國外的。外國的基層教練只能作為補充,不可能支撐起整個國家的基層普及。另外,無論如何,退役國腳們技術,肯定是國內最好的,好過任何業余球員包括體育專業學生,孩子們能夠在萌芽階段得到這樣的人講解示范,肯定是好事啊。
至于基層少兒足球活動的經濟狀況,生存邏輯,限于篇幅,不做討論。但是有一個常識:沒有人可以餓著肚子做義工,任何可以長久堅持的事情,必須有辦法養活從業者。最后總結陳詞:我大力支持退役球員們特別是國腳們親自下一線帶孩子踢球,我感謝他們的努力和付出!加油吧!
李瑋鋒轉發了這條微博,同時配文:很好的一篇文章,給大家分享一下!
【相關新聞】黃健翔談國內青訓引爭論:我大力支持退役球員下一線帶孩子踢球